找到相关内容13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戒律原则与儒家道德观念契合?

    原则的体现。第一句“诸恶莫作”,就范围而言,涵盖了佛教戒律中所有禁止性的戒条,即“遮戒”与“性戒”,如“五戒”、“八戒”等。第二句“众善奉行”,则包括了所有应该提倡和对众生有益的戒条,如“十善”、“三聚...

    佚名

    |观点|戒律|儒家|道德观念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19173190007.html
  • 佛教戒律原则与儒家道德观念契合吗

    禁止”与“提倡”两方面对戒律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括,具体的戒条,不过是这些原则的体现。第一句“诸恶莫作”,就范围而言,涵盖了佛教戒律中所有禁止性的戒条,即“遮戒”与“性戒”,如“五戒”、“八戒”等。第二...

    彭自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991857.html
  • 《五戒的现代意义》

    幸福地渡过一生。这个生活规则是甚麽呢? 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,佛陀便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规律,最基本的有五条,一般称为五戒──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与不饮酒。在佛教中,戒律分性戒和遮戒两种。五戒中的...,缺少了它,很难想像社会会乱到何种程度。所以说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,不管你是否是宗教徒,都应该守此四根本戒,否则他/她就不是一个好的文明人。第五戒是不饮酒戒,为遮戒。其意为:饮酒的行为本身,不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2442015.html
  • 三归与五戒

    。”不饮酒,属于遮戒,惟遮受戒者不得饮,未受戒者饮之,无罪。印光大师说:“不饮酒者,酒能迷乱人性,坏智慧种,饮之令人颠倒昏狂,妄作不规之事,故凡修行者绝不许饮。要知一切妄念邪行,多由饮酒而生,以是需兼戒酒,此为遮戒,已受戒者,饮之,得犯戒罪。未受者无罪。但总以不饮为是。”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1955999.html
  • 略论《八关斋法》之受持

    八关斋法,前四戒属性戒,即使未受戒者,犯之亦有罪过。第五酒戒,是遮戒,未受戒者饮之,无罪。但酒是众恶之门,造罪起因,故当戒之。第六至八是远离戒,持之能令行人离开六尘的诱惑,使意地清净。九不非时食戒,...戒?佛言:斋法过中不食为体,八事助成斋体,共相支持,故名八支斋法。不称九法。   此八关斋法,前四戒属性戒,即使未受戒者,犯之亦有罪过。第五酒戒,是遮戒,未受戒者饮之,无罪。但酒是众恶之门,造罪起因,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558260.html
  • 惠谦法师:我对“修改戒律”的一些看法

    毗尼的原则而实行采用,如同佛陀亲自制定一样。   而且可以随方毗尼不同开制者,乃指部分遮戒而言。若是性戒当体即恶,一切时处皆当遵守,不可随方改变〈1〉!在《资持记》中更有问答说明,唯有遮戒得随方不同,...

    惠谦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惠谦法师|戒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14762576.html
  • 在家修行,不要误入误区

    是什么戒。是遮戒,前面四个是性戒。不一样的。所谓性戒,也就无论受不受戒,谁做了都是造业,都要受报;而遮戒,是说本性上并不是恶,不过是因为它容易遮蔽我们的本性,让我们造恶,所以才不去做。 第二,对那些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33281998.html
  • 在家修行,不要误入误区!

    讲了嘛,喝,革命的小酒天天醉。那么,对这种人,我必要再说一句,你就喝吧,喝了就造业,喝了就受报应。为什么?因为你还没有听师父仔细地讲明,为什么能喝,怎样才喝。 第一,不饮酒是什么戒。是遮戒,前面四个是性戒。不一样的。所谓性戒,也就无论受不受戒,谁做了都是造业,都要受报;而遮戒,是说本性上并不是恶,不过是因为它容易遮蔽我们的本性,让我们造恶,所以才不去做。 第二,对那些虽有酒精成份,但早已没有酒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10594685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众的五戒,主要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等四种性戒,及不饮酒(遮戒)。[9]出家众的戒律则包括了三方面:(1)道德规范, (2)生活规定,(3)僧团公约。  1、 道德规范  道德规范,主要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等性戒的规范。有些遮戒会因地域、时节因缘种种不同而有所开缘,但这类道德规范的性戒,不会因地区、时间、在家出家、男女等不同而有所区别。而且,无论受戒或不受戒,持守则得福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1)

    菩萨威仪戒所包括的一切威仪之行止,菩萨亦应修学。因为成佛(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)不只应具波罗提木叉的戒行,尚需包括不令众生讥嫌、随顺人心等戒行。   佛教戒律依其性质可分性戒与遮戒二种。在《俱舍论》中...相同的性重戒,以及息世讥嫌戒二种。后者即指一切遮戒,即佛以大慈之故,为了止息世人的讥嫌,特向内众而制定。   从上述经文所说的波罗提木叉、威仪戒,是否只是等同于一般在家五戒中性戒与遮戒的性质,必须经过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760060.html